在过去的几年里,职业教育发展跑出“加速度”,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不少社会公众开始感叹,“学以致用的职教,真不赖。”
' z9 M! U: j# D! R, F' ~
. a# y2 {. D L7 ^而今,我们大步迈向工业4.0时代,“技能”也成为世界“关键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可,掌握一项技能不仅能得到一份工作机会,还同样有机会拥有有尊严的生活以及实现自身价值和发挥自身潜力的机会。 3 b& a l6 T9 t) H- l& C' n+ M, b9 A
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吃香,高职考试招生方式也愈加多样化,日益形成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多元录取、社会有效监督的高职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 t+ I) N* T5 w g& X
. l' q4 K3 _3 n. c. B3 m0 H% C, w你对高职院校7种入学方式是如数家珍还是心中无数?通过哪种方式进入高职的孩子能更快适应学校学习生活环境,实现终身职业能力的建立呢?
! b+ ~8 _5 H( Q: z0 ]! y' c5 p8 g- U" @" t9 ]% W$ b
七大入学方式知多少 # u" H5 J9 i: A) m
1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v8 j" i6 @0 }: E
2自主招生 如国家示范性、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和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等,可于高考前单独组织文化和技能考试,并根据考生文化成绩和技能成绩,参考考生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择优录取。
7 m* `) e/ _2 }* z2 ^6 D" ?3综合评价招生 高等职业学校的农林、水利、地矿等行业特色鲜明且社会急需的专业,可于高考前,依据考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4对口升学考试招生 主要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又称“三校生”),按照职业教育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原则,由省招办单独组织,以专业技能成绩为主要录取依据。 1 i5 e4 S. y0 G3 w7 D5 o
5中高职贯通招生 包括面向初中应届毕业生的三二分段制和五年一贯制,以艺术、体育、护理、学前教育以及技术含量高、培养周期长的专业为主。 5 x; y: s7 Z4 Q X. N* d4 q# z
6注册入学 普通高中或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包括五年制高职三年后转段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由招生院校根据申请注册学生学习成绩、德智体综合素质表现或专业技能水平等方面审核确定录取资格。
- ^5 I9 E1 S. G7 o) B2 H1 `7技能拔尖人才免试招生 获得由教育部主办或联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及以上奖项或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办或联办的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的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和具有高级工或技师资格(或相当职业资格)、获得县级劳动模范先进个人称号的在职在岗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经报名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实资格、高等职业学校考核公示,并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后,可由有关高等职业学校免试录取。
5 D1 _5 x9 \5 z8 q x9 n4 [
1 i1 k1 n+ q4 G6 ~( b3 s K七大入学方式利弊几何
Z* n' d. X: n' B'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陆建洪
7 Y. W( K$ G, |- V# C' Z2 |几年前,高职院校的办学发展主要依赖学生数量和规模扩张,学校的动手实践能力遭到削弱,成为高职院校社会吸引力不高的内在原因。目前高考报名人数减少、高职院校传统生源市场正从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的前提下,不能让“注册入学”政策成为“政府救市”的同义词,也不能让“注册入学”成为某些缺少办学特色学校“苟且偷生”的挡箭牌,而是要择优分配招生计划,让办学声誉好、学生就业旺的高职院校逐步积极调整生源结构,保持持续健康的办学发展方向。 7 b) J( V! [. _' J" [- p0 y
, i" }2 X; z; ]还要让学生认识到,选择到高职院校“注册入学”读书,不仅减少了参加竞争性选拔考试的复杂准备环节,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并学到“一技之长”,为今后更好的就业做好准备。 % s- U+ v, d9 H5 |1 d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许松萍
% \7 m# H, o9 G7 x* P对口单招生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成绩占优势,但从自身看,大二专业课成绩没有大一专业基础课好,高职英语成绩也下降,说明他们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或者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自主招生和统招生大二专业课成绩没有大一专业基础课成绩好,但高职英语成绩上升了,他们保持了高中生文化基础扎实的优势,但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努力程度还不够。 ) v* E+ s. Q; `/ ]! H* J! Z" p; V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入学制度研究”课题组 张青华、闻艳、周轩
1 m, L- D0 H9 a# a+ o; [& N0 ?: \对北京市7所高职院校4年间以统考招生、单考单招、自主招生方式入学的共计5964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2 F5 ?* j5 j! E" S
自主招生学生整体成绩低于单考单招学生低于统考招生学生,即三类学生的成绩高低与大家预计基本吻合,但成绩差距要小于过去的主观印象,可以认为三类学生总体质量相差不大;
( A9 @# M7 j1 Y+ J统考招生的学生更多希望能继续深造,且更加积极的担任学生干部、参加各类竞赛并获得奖学金; ' R: U# T- H3 l) X6 w4 d
由于自主招生的面试强调专业潜质,因此自主招生学生更注重专业的选择,他们表现出明显的特点,如在入学前对专业了解的比例更高,学习过程中,认为外语是学习难点的比例最高,专业课时学习难点的比例最低,参加体育类社团和体育竞赛的比例也更高。 9 O9 B3 ~1 ]- J% O7 Y1 H. a
. S. d! p, R; u9 X- H2 }福建某中学 钟老师
- C% O! Z- U6 q* y* w高职院校招生压力增大,拓展招生方式,“零门槛”以期拯救生源荒的做法不仅不会对学生与家长构成吸引力,还会进一步降低人们对高职院校的信任度,让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 V2 C8 w+ D' k! \7 M
# f9 w" P" F2 Z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张辉
3 Y# `5 O3 f! A" w m3 o考招制度改革解决了高职教育发展的源头、起点和前提等基础性问题,但随着多元化考试招生模式并存、入学渠道多样化,生源结构逐渐呈现复杂化(包括普高毕业生及来自中专、职高、技校的“三校生”和同等学力在职人员),生源数量、质量也会发生持续变化,高职院校面临全新的巨大挑战。
* A0 D* K( ^' \1 @实际上,高职招生入学方式多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为高职院校在短期内快速缓解招生难困境提供了一种解决方式。但院校必须认识到,“入口关”虽然放开了,“出口关”一定要关紧,因为毕业生的质量将会决定未来长期的招生数量。
0 C* n/ X: l4 O; ^6 u最后,我们再做一个比喻,承载对莘莘学子以及对高职院校的期许: , m, a- s2 |+ o" V
. x# Z& n! j; l% c$ U+ H
多元化的入学方式就像我们在生活中购买火车票,可以选择人工窗口排队购票,也可以通过12306网站、APP或电话订购,还可以在代售点、自动售票机或是其他提供购票服务的APP购买,大家可以自己比较,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但目的都是一致的——坐上车、上好学,在人生的旅途上有始有终。 7 J! M0 v6 `3 A3 \& Z
愿我们的高职院校能开好车、开稳车,将他们送去更远更美的地方。
! o" ~9 X2 X9 F+ r$ t微信搜索:zjteachers,关注公众号,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 l" F) q" T% D&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