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为什么考不上公务员,原因知道么?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3]偶尔看看II

来自- 广东广州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11:5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你为什么考不上公务员,原因知道么?2016国考笔试备考指导:请使用社区网站链接如何准备公务员考试?有人说是勤奋,有人说是运气,有人说是关系,我觉得是方法得当。今年是我第一次参加公务员考试,我申论考了74分,行测68分,笔试第一名,面试第三名,单位只招5个人,我就这样混进去了。作为一个已经上岸的考生,谈到公务员考试,心得还是有一堆的,具体如下:首先明确一点,考公务需要20%运气 30%基础 50%复习技巧。我没有高深的学习理论和系统化的方法,我只是按照自己的切身感受讲讲我眼中的行测和申论,与很多公考机构的方法很可能不同.。* U  z( D* M2 q8 ]! L: R
行测篇:5 w% _; c7 B$ N" A
学会取舍
; \8 v' r5 ]; k  O! V6 p正如一些公考机构的视频里所讲,行测的头一个需要具有的能力就是取舍,这也是考察我们每个人逻辑思维能力的重中之重。当然如何做到有效的取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进行取舍的标准就是性价比:花三十秒有依据的去蒙〉花五秒钟毫无依据的去蒙〉花1分半钟去做出来。我这么说也许有些过于偏激,但是这是我的切身体会,当然,这是建立在具有基础能力的基础上的,比如速读,语感,知识面,计算能力等,如果你具备了这些能力,学会取舍,你的分数会有至少5分的提升。如果你不具备这些能力,可以先把这个思想印到脑子里,继续往下看。
! m! ^/ F/ Z; I/ r3 V+ ~8 N5 _. W速度是基础,准确是保证
+ q' |' M) B( \" g1 L$ C5 Q速度和准确是行测的生命,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如果要在两者之间进行取舍,我个人认为速度比准确更重要。原因很简单,行测的试题是经过严格分析和测试的,试卷中难题和易题的设置是有科学根据的,如果不能把卷纸顺利的做完,就没有办法对自己的成绩有充分的判断。因此,我觉得提高做题的速度是考出理想行测成绩的先决条件。* _* z5 l( |% }* Z8 f* t4 \
如何提高速度7 x2 ]5 S# T/ G
速度的提升是个能力提升和逻辑严谨的过程。做好取舍是提高速度的基础,同时要把能力的提升作为提高速度的关键。* P3 `, j) i4 U1 M1 D
首先,速读是行测必须具备的能力。我们知道,行测卷之中,无论是言语题,还是逻辑题,还是资料分析题,文字量非常大,我粗略统计每次试卷的文字约有2万字以上,是想,按照播音员的播报速读一分钟300字,仅仅阅读就要1小时以上,我们的行测考试才2小时。那么提高速度是一切答题技巧和答题方法的最终目的,而速读能力无疑是关键中的关键。' H% r% S6 Q& c7 d3 h9 {
怎么提高速读能力呢?我在这里会把速读的能力分为略读和精读。
" F, @; t% @) F略读是前提,精读是基础。略读是读懂这段文字说的是啥,重点句在哪里。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搜索能力。以前,有人说一目十行,我总觉得是夸张的说法,可是自从养成速读的习惯,我才知道一目十行是可以实现的。两三百字的言语题,试一下,5秒钟找到短文说的是啥,用10-15秒钟找到短文的中心思想是啥,再用10秒钟从备选项里找到答案。略读适合言语题中的主题句和主旨句。我略读的能力是在大量做题中养成的,刚开始也困难,强制自己只读一遍,往往是囫囵吞枣,但是一段时间的练习后,主观意念的反复强制会让你获得能力上的提升,这种提升是潜移默化的。当然,你要是有时间,读读人民时评也是很好的。
" T! X' N. i# h精读也很重要。强调略读和精读的区分是因为主要是针对每个人来说的,一个阅读能力很强的人,他的略读能力很可能已经是非常厉害了,那么精读主要是从细节上确保准确的方法。比如言语中的字词填空,略读能凭语感读出答案的就不需要精读,如果读不出的,才需要精读来区分答案与原文中的细小差别。言语题中的“以下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这类题型,需要你把每一个答案带入到原文中去比对,当然,答案中如果有“绝对”,“必须”之类字样的花,基本上可以直接略去。逻辑判断中,精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找到两个人话语中的矛盾,在两者之间进行选择;使用代入法去排除答案中不适合的选项,都需要精准的把握原题,这方面不是我强项,什么充分必要,与或非,我搞不懂,你要是超强,我很佩服。其他计算类的试题,精读自然重要不必细说。
* V9 \( N7 l. {- I, T' t- D$ @# Q思想态度决定一切; u( Q' t. V3 R4 j- d1 R
我在贴吧上看过很多朋友的公考经历,有的裸考上岸,有的运气上岸。不可否认,人和人的差别是有的,能力不一样,再加上一些运气,成公就是信手拈来的事。好多朋友把考公就当作一次撞大运,每年都考,考前一个月,突击看看,没考上,书本一扔,该玩玩,该乐乐。我身边就有一个同事,年龄比我小五岁,重点大学毕业,因为没有编制,从二十六七岁就开始考公,连考五六年了,每次都是半裸考,至今无缘金榜提名。以我的经验看,导致这样的结果完全是思想和态度的问题。/ y- ]8 R+ v: q; i) L" n) v
不可否认,现在的年轻人,很多做事情不用心,在我们单位和我爱人的单位就能够感受到,这既是坏事,又是好事。你想想,与你竞争的对手大部分都是这样的,你有啥可怕的呢?同时也要努力让自己不成为这样的人。
* t5 R$ K7 u' _' |0 ?0 n行测是考察越来越趋于全面,往往针对越强的复习,效果越差,当然我指的不是专项强化之类的复习。我的意识是要把平时的积累重视起来,比如政府工作报告、一些时评,平时多留意时事热点,历史文化之类的,培养爱好多看看呗,法律经济之类的,平时工作和生活都用得上,往往一句话就能得到领导的赏识,与别人侃大山,说出一些有理有据的理论往往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可和钦佩。我推荐上人民网,看时评,关注党和政府的报告,学习公务文体,了解我国的国情和政体,关注公务员考试吧:gwyksb公众微信,学习上岸者分享的经验,上一些公考机构的官方网站可以看到好多知识点,闲来无趣,就当陶冶情操了。
: g8 ~6 L0 S* }/ f7 F  G如果你爱好多,各方面知识都有所涉猎,那我很佩服,这是你比别人的优势,常识题能拿到一半的分数,你就有已经占据优势了。
) @, K7 v1 ?7 ?# b$ i# E8 L% j答题的技巧和方法0 H6 A  W6 s! V9 s% A
为啥把技巧和方法放在后边来说,主要是因为,方法是具体化的容易掌握,市面上公考机构以及各种考霸的心得经验已经很多,我就不细说了。7 V& L8 H2 ?+ L
言语理解,先看问题问的是啥,然后决定略读或是精读,略读的方法可以先找关键词,再找中心句,最后是分析文体。精读的需要注意细节,过于绝对化的词语往往都是错的。选词填空,无非一个是约定俗成的固定搭配,一种是先后语气的判断,另一种是句式的对仗。0 j( l* B( c# ~4 S4 J( ~2 Q
数学运算题,我一般是运用代入法,排除法,具体的不想展开,可以参考一些资料。
  c+ o7 x1 J) ]* x6 z/ j, R. p( r常识,别纠结,排除法是最主要的,更重要的是别耽误时间!图形推理无非数量、点线面,对称轴等。9 m5 t- Y3 W2 X! C9 c6 m( j
定义判断,不用关心那个定义是什么,主要记住主谓宾之间的联系,到答案中一找就出来了。) D: ?/ s& b& a( m$ [' [7 n
类比推理,用语言把词语进行连接,答案里有相同方式使用的就是正确的。3 e( T1 e! ~' l* Y0 j3 r. x7 s& N0 m
逻辑判断,分削弱和增强,一般来说,其中只有几道是区分程度的强弱,其他题都是要么是无关项,要么是语气相反。
3 D( r& o+ e9 }" I6 s% j言语题里边有个排顺序的题型,可以按照答案里给定的顺序进行尝试连起来读,顺畅的就是答案。; S% H! l, ^$ x% v$ \3 x
逻辑判断里有种甲乙丙。。。。。。,一个说真话,其他说假话,或者判定人的身份之类的,一个是找到两个人说话的矛盾之处,再用另一个人说的话来判定前面两个人哪个人说了假话。身份判断的题一般使用排除法,或代入法,过于复杂的,直接蒙一个就OK了。
1 y( S- P) n; `4 V3 h( u. E6 A$ `资料分析需要从提问出发,可以估算的就不要精算,另外,要把同比,环比搞清楚,要把资料分析中常用的名词理解透,切不可丢分。. N: T# V  C; E+ e0 G  N$ f3 y0 o; M
申论篇:! \! ]) A& d+ r! Q1 T
写好字是申论成功的关键2 |* [3 S1 X+ d8 G' A9 ?# O
看过我之前写过的考公经历,你就应该知道,这个心得是我用血的教训总结出来的,虽然,申论的考试大纲上并没有把字迹作为考察的重点,但是在评卷的过程中,字迹的好坏可以决定你申论的生死。据说,评卷只有2分钟,每天看过几百篇文章,思维都有些麻木了,想让评卷老师每篇作文都去用心去评判不可能,那么只有字迹漂亮的文章才能让老师多看两眼,而他看与不看的区别就是你申论分数的差距。字迹不好,直接四类卷,至少要丢掉十分以上。字迹好,但是内容一般,至少不会低于平均分。
5 j8 l) O2 C! t! n* [5 I9 N小题才是高分的关键
* y/ L1 F# @" }; G2 H& R8 a按照申论的分数布局,小题六十分,大作文四十分。大作文除了字迹过于潦草的,分数都在平均分左右晃荡,5分差距顶天了。那么高分和低分主要决定于前面的小题。而答小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答点得分,与文笔无关。前面几道题都是有采分点的,你的答案中分点越多,越容易命中采分点,这里边关键词的运用十分重要,同时,不要使用长句子,十多个字就OK。二,思路要清晰。一些问题往往都是按照问题的表现,问题的根源,问题的性质,问题的解决办法,这样一个写作思路。哪方面作为写作重点,要看具体的题目。三,据说国考会考察概括的能力,也就是把原因分成几个维度,如国家,社会,个人或者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再或者,外部和内部,反正条理清晰就好。
) ?7 Y1 e1 G2 ?7 B卷面整洁1 j" Q( ~& k  ?5 t0 H
申论有一个出题的趋势,就是应用文体越来越受到重视,平时多看一点,就会让你不纠结与如何下笔,按部就班,照猫画虎,就能节省时间。- A3 ?# T5 I* f* I& z! {
策论和政论
, i/ x# _, G% f6 r很多同学在大作文写作中不比想的太多,策论和政论主要是写作的重点不同而已,策论重点在“策”,政论的重点在“政”。一个需要把笔墨着力于对策的完整和实效。一个是把重点放在中间的问题分析。只要能写得出彩,都能得高分。* t; E/ @& D2 l3 B7 q
笔试中这几点要记住:( G; t4 ~) A2 h( V6 H  h5 G
一,进了考场,时间都是你的。我看到一些考生进了考场不知道干些啥,傻呆着。其实还是有些工作要提前做的。
& H8 r: l8 |) {: u1、把准考证号背下来,涂答题卡时可以节省时间。3 p! x) J: a2 d  d% k  n1 R
2、把姓名、科目、准考证,写在草稿纸上,免得后期让你写,浪费时间。5 \1 I! Z9 p, W4 E8 ?
3、要试一下笔,签字笔确保好用,铅笔确保涂卡,一笔一个
% i" f0 S3 \7 k/ B+ Q) u4、只要卷纸发现来,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去看题,动作小一点,能提前看多少就看多少,老师如果制止,态度要诚恳,但不要当回事儿,我最多的时候,开考铃声响之前做完十道题。
) x% |/ D/ z8 h- F8 ]+ r8 F二,要控制好时间。行测时间紧,要戴表,随时控制答题的节奏,时间不够适当提高蒙题的比例。如果与我一样,所有答案放在最后涂卡的,一定要给自己留够八分钟,我实际平时在家练习120道题,五分钟图完,考场上比别人多答两道题。申论,要给最后的大作文留至少一个小时。
+ w) h1 s1 d" I( i& a$ g! C三,果断,不纠结。我有几次考试就因为一两道题花了过多时间,而导致全盘失利,刻骨铭心。要做到,该放弃就放弃,一切向前看。3 `$ H( P' V( C# i7 y+ P! z) S
[size=13.63636302947998px]
( `) d7 ~( m9 e4 W9 J# [. p
0 f4 r$ ^- j$ {  ~4 [% K2 c
. m; J* R6 |3 ]. G# ]" \/ @8 C' c+ ~3 k
+ R) n2 j) d$ c1 s! Z, |/ q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载入中

QQ|我的微博|手机版|小黑屋|广东人社区 ( 沪ICP备13022730号-3  

GMT+8, 2024-6-16 10:07 , Processed in 0.140574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