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社区

标题: 老师,这些实话你敢说吗?  [打印本页]

作者: 聚焦职教123    时间: 2017-6-28 10:17
标题: 老师,这些实话你敢说吗? 
  几乎每个老师的班级里都有一些学生,他们接受能力较弱,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被称为学困生,老师和家长们需要倾注更多的心血在这些孩子身上。各位老师,您的班级里是不是也有这样一些孩子?是否也曾为如何帮助学困生们而苦恼过?
  日前,北京教科院学习障碍研究中心围绕“教师怎样看待学习困难生”专题,对200多名北京市部分中学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而中教君也在不久前向各位老师和家长们做了一个关于对待学习困难生态度的小调查。
  理想中的答案或许是——老师们都奋战在把“学习困难户”拉回“学习积极分子”的道路上,但现实可能是面对学习意愿低的学生,老师们往往也处于无计可施的局面。这次调查代表了部分老师们对学习困难生的态度,也说出了老师们不愿直说的实话。
  这几个实话,老师你敢说吗?
  实话1、难教的学生远比想象中的多
/ k( P$ X; p2 F$ \
[attach]4825[/attach]
$ j& I. f; @9 X0 d( s% [
  31.3%的教师认为,班里有10%的学生难教;
  27.8%的教师认为,目前自己班里有20%以上的学生难教;
  其中认为班里有30%以上学生难教的教师为13.7%。
  虽然难教的学生未必就是学习困难生,但教师认为难教的学生肯定在学习上遇到很大困难。
  实话2、努力很多,效果不明显
& z* m- o5 F) W) H% k
[attach]4826[/attach]7 n, p8 U, d! p5 ~
  61.5%的教师明确表示,自己对学习困难生所做努力很多,但效果不明显;
  60.8%的教师明确表示,自己对学习困难生尽心尽力,但他们好像不理解;
  23.5%的教师认为,自己对学习困难生所做的努力反而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29.1%的教师不认为班里的学生喜欢自己。
  实话3、教育教学方法没门路
' x. x8 ~' E2 V1 P- C' ?
[attach]4827[/attach]7 z+ A/ q: S" P
  对学习困难生关爱不够、教师本人缺乏对困难生的信心,是导致学习困难生的重要原因。
  13.1%的教师不认为自己有办法让学习困难生喜欢自己;
  15.2%的教师不认为自己有办法让学习困难生有效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32.8%的教师认为教师对学习困难生帮助还不够;
  53.8%的教师明确表示自己不能对学习困难生经常进行家访。
  这说明,对学习困难生的教育工作,无论从工作力度还是从工作质量上,仍存在缺陷。37.7%的教师不曾对学习困难方面的课题进行过研究,这表明教师的理论学习意识和钻研精神需要加强。
  实话4、不感兴趣的科目教起来没动力

/ n4 k" W2 W' @[attach]4828[/attach]; a  K6 W& z8 N# N: P
  什么是导致学习困难生的主要原因?有48.1%的教师认为学生素质太差;
  有46.5%的教师认为学生家庭教育环境不良;
  只有2.7%的教师认为,自己教得不好。
  这说明,我们的教师还不善于从自身查找学习困难生的原因,却有50.5%的教师不对自己所教的科目感兴趣。
  学困生很无奈,老师们也有苦衷
  几乎每个班都会有那么几个学困生,有的上课呼呼大睡,有的调皮捣蛋扰乱课堂纪律,有的平时一言不发可到了关键时刻学习成绩却总也上不去。面对这些学困生老师们想的办法似乎总是难以见其效果,学困生真成了老师们的一块“心病”。老师们对于帮助班里的学困生煞费苦心却收效甚微,这背后的苦衷,老师们看看您是否也有呢?
  1.应试教育下,一视同仁难上加难
  不少中小学校园里依然是成绩决定一切。老师们并非没有公平之心,天职和责任不会允许他们对学困生置之不理。但是,学校和相关部门的成绩评比强迫教师必须对学困生“另眼相看”。评优评先需要成绩,晋级加薪需要成绩,于是学生的成绩成了工具,而学困生就成了成绩面前的“祭礼”。
  应试教育当前,不可能不注重投入产出比,一味在某一个学生上耗费自己的精力,既是对老师的不公平,也是对别的好学同学的不公平。担负着教育压力的老师们确实是苦说不出。
  2.大班额教学,心有余力不足
  当下还有不少学校存在大班额的现象,大班额由于学生众多,加上学生自制力较差,因此组织教学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新授课提问一般以接受能力较强的优生和中等生回答为主,学困生往往很被动。老师们想帮助学困生,时间精力却跟不上,很难完全满足这些孩子们的学习需求。
  3.部分学困生身后的家长让人头痛
  相信每个老师的日常工作中,辅导学困生的量是很占比例的。学困生往往不够自觉,需要老师的格外关注,但是学困生的形成不是学生一个人的因素,很多时候,学困生之所以“困”是因为有“困”的家长,这里所说的家长的“困”,是指某些家长在家庭教育和自身言行上的一些不足。
  “家教困难”的家长不够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又不配合老师们的教育教学,老师们感到很无奈。
  如何帮他们摘下学困生的帽子?
  面对学困生这一问题,有人理解老师,有人认为应该主要问责家长的责任。到底是学生自己学习自觉性不够,是家庭教育缺失所致,还是要怪罪于老师工作的失职,这事儿要分情况讨论。但关键还是在于,学困生的产生不只是个人因素,需要从多方面来找原因,对症下药。那么,我们怎么一同帮助这些孩子摘下学困生的帽子呢?跟中教君来看看老师们怎么说!
  1.“因材施教,私人订制”更受学困生欢迎
  来自浙江的王逸卿老师说,教师不妨对作业订正提出不同的要求,变统一订正为个别化订正。可根据”学困生”的现状,给予他们选择的机会和“一对一”的指导。我将班里的学困生细化为“难题”学困生、“中等题”学困生和“简单题”学困生。
  老师@雨竹也在后台给中教君留言“对于学困生,我以前都是同等视之。然而收效不大,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家长的抱怨也很多。现在我是因材施教,抓基础的字词。学生学得比较容易,就会相对的积极些。”
  来自海宁的张亚琴老师也认同,“转变学困生的工作是一项精雕细刻的工作。如同医生看病,对待各个类型的学生必须通过'望、闻、问、切'的调查研究,开出适合每个病人的药方。作为育人工作者应当找出学困生的‘病因’,掌握其个性,慎重采取合适的教育途径,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2.需要给学困生补上一堂家庭教育课
  老师在班级里面对是几十个孩子,家长在家庭中却只用面对一个孩子,诚然不能要求老师像自己一样去对待孩子。但是作为家长,自己份内的教育都没有完成,又如何去要求老师呢?
  在网友@李红印看来,“对于学习困难生,主要是孩子在家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主要是家长的原因。在学校尤其是低年级,孩子听课不认真,应该是老师的事儿了。”
  家长@WOO在后台的留言中表示自己能理解家长的责任所在,“作为家长最好的办法是取得孩子的信任。只有孩子信任你才会和你说真话,家长也好对症下药。比如甲老师上课有些孩子听得懂但我孩子听不懂,这谁也怪不着。”
  在转变学困生学习态度方面,老师和家长的作用缺一不可,老师精力有限,家长才是那个无可推脱责任的人,诚如老师@小小兵所说“要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帮助同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要做好这些工作,必须得到家长的配合。否则,将事倍功半。”
  3.学校和教育制度要为转变学困生保驾护航
  对于如何帮助学困生的转变这个问题,老师@石磊从教育制度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我认为困难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相对单一的教育制度,数亿人使用相同的晋级模式,如同工厂加工原材料一样培养一个模子化的学生,必然会存在原材料不符合工厂加工模具的要求,把他们定义为不合格产品,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如何创造多样化的教学模具,分流学生到适合他们的多样化教学模具中,是现在应该考虑的。”
  也有老师认为解决学困生问题还需要学校的支持,老师@夏雨说“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这些学困生组成一个小班,老师从最基础的补起,这样他们水平都差不多,学起来还比较有信心。”
  除此之外老师@龙抬头还建议“我认为学校要多开设课程,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学校中找到他们感兴趣的课程,就不会有学习困难的学生了。”
  学困生是社会针对“学习分数”为那些学习成绩难以提高的同学所下的定义,帮助学困生除了要想办法提高学习成绩之外,更重要的是为他们创造一个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环境,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发展轨迹。
( C+ l* O% E( o, y% j
  微信搜索:zjteachers,关注公众号,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2 M! P0 v, K7 h4 N* r




欢迎光临 广东人社区 (http://www.gdinnet.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