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广财大学习中心9 x m* e- Z k3 K7 d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沙路18-4号(广东财经大学正门斜对面)
3 X+ b( v5 |1 z! j3 h( j4 w+ f8 n咨询热线:020-84094689 34044830
+ [* d) V5 a1 C# A+ y, C k微信号:gcdoffcn$ F+ W4 p4 z. t: N4 o5 ]
微博:@广财大中公教育1 e0 A$ K9 P9 P' ~; X8 |# T
广财大公考交流群:374011272' m$ Q; J( C O; M. h7 x9 G
$ P2 ]* Y0 e7 r7 f5 h0 I
0 P+ j7 ~( E: _0 C95.5%的考生都在看:国家公务员准考证打印入口 | 2015国家公务员成绩查询入口 | 国家公务员申论技巧 左右申论高分的因素无外乎:材料驾驭能力、审题能力、日常素材积累以及文字表达。对这四者关系的理解,复习的侧重点直接影响了考生是否可以赢取高分。如果 把重心完全放在热点的关注上,放在名言警句的积累上,忽视材料阅读能力的训练,结果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如果你把重心放在材料阅读能力的训练上,外加热点及 政策方针的辅助,结果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很多考生多次参加考试仍不理想,如果归结原因,你认为最大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又将如何应对呢?下面,中公网校专家结合多年的辅导经历谈谈对申论学习的认识。更多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请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一、申论答题技巧之材料是“地基” 俗话讲,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地基打不牢,则难以成高楼,即使建起高楼,也是一座危楼。同样,材料理解能力训练不到位,申论就难以取得高分,即使偶尔取得高分,也只是意料之外。从这个层面讲,加强材料理解能力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那训练什么呢?首先,要训练阅读的速度;其次,要训练提炼概括材料含义的能力;再次,要训练材料逻辑分析能力,以此达到准确找要点的目的。 那又如何做呢?第一,广阅读。历年国考申论真题中的给定材料、各大权威媒体上的报道性材料和新闻评论等,坚持每天阅读不少于半小时,坚持下来,阅读的速度和反应力也会随着提升的。第二,写评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单纯地阅读他人的资料,很难快速地变成自己的知识储备,基于此,考生要在阅读之后,写一写自己的观点,每次写一般不少于300字,这样坚持一段时间,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想性就会有非常明显的进步。第三,悟方法。材料阅读是有章可循的,考生需要自我总结抓准要点的基本方法,如关键词法、逻辑关系分析法等,并把这些方法运用到熟练的程度。材料阅读理解能力如果训练不佳,在考场上如果遇到未关注到的申论话题,大部分考生会束手无策,最终是一团乱麻。 二、申论答题技巧之题目是“方向” 高楼建设需要按照规划进行,偏离规划很可能会漏洞百出,最终导致短时间夭折。同样,申论备考也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向进行,这个方向就是申论题目。如果不会审题,甚至审不懂题目,就无法统筹协调已经找到的“资源”,甚至还会出现不知道找什么资源的问题。所以,审题的确很重要。如何才能审好题目?一句话,思路简单的题目快速审,暂时没思路的题目仔细审。 三、申论答题技巧之积累是“装饰” 无论是名言警句,还是经典案例;无论是先进人物事迹,还是名人传记;无论是原理效应,还是政策方针;无论是修辞手法,还是经典妙语.....这些都好比是申论答卷的“装饰品”。而细细想来,朴素是一种美;华丽也是一种美;“仰望星空”体现的高度是一种美,“脚踏实地”展现的地气也是一种美。各有各的优点,但不管如何,这些都更多地辅助于文章写作。好文章如是说,立意准确,见解深刻,风格可以千差万别。 中公网校提示各位考生,明方向、抓基础、重积累,三管齐下,方能以不变应万变,赢得更多机遇。 + Y8 U# d, m) x* [4 ^
|